我国自古以来对人本问题就很注重,于是有“天地万物,唯人为贵”之说;有“以德”、“以力”、“以富”来“兼人”之法;有“上好礼”、“上好义”、“上好信”的“徕民”之策。
国以人立,业以人兴。企业的治行理念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创新机制,作眼未来”,可见治人是治行的根本,人的素质、人的精神、人的凝聚力在业务发展、市场开拓和推进企业和谐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是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问题。
首先是重视人的需要,在管理工作中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也就是所谓的“人性化管理”。
管理层应尊重员工的独立人格、需求、能力以及创造个性和权利,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人是具有能动性的,又是感性的。在尊重员工个性化发展的同时,让员工感受到自己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地位,从而使得员工愿意怀着这种满意或者是满足的心态,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进而直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20世纪80年代,引起全球企业关注的“日本式团队”企业管理模式的特点就是让职工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并效忠于这个家,它让日本人乐于“抱团”,甘愿为企业拼命。从人性角度分析,这也许是“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论”之反映,是以职工为中心的人本导向管理。我国古代不少统治阶层则从儒家思想的角度,着重将“礼”、“义”、“信”实施于民众,从而有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昌盛时代。企业近几年来也推出了不少人性化管理办法,以提高员工的主人翁精神,营造信任人、尊重人、培养人、成就人、关爱人的人文氛围。
其次是善用。善用的过程就是如何利用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挖掘员工的创造性和潜力、提升员工团结协作服务至上的精神。
一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企业通常都有一种不因事而设人而因人设事的倾向,主要表现为机构设置过多,分工过细,造成了管理层次重叠、效率低下。管理学有一个著名的“苛希纳定律”: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两倍,工作时间就要多两倍,工作成本就要多四倍。企业将人力资源改革摆在了首位,流程整合、精简机构,其目的就是消除管理层次重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现象,从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二是完善科学激励机制。激励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精髓,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开发人的能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达到所追求目标而努力,即主要通过内部、外部刺激来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心理过程,也就是通过激发人的动机来诱导人的行为。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兴衰。调查表明,个体如果没有受到有效激励,仅能发挥其潜能的10%—20%,反之,则能发挥其潜能的80%—90%。
三是完善员工培训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变化要求员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近几年来,企业非常重视员工的培训,把员工培训制度的落实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了工作日程,并且加大了对培训的投入。企业始终要把培训作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来对待,一方面要给员工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完善培训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把企业建设成学习型组织。
最后是致和。和即和谐,和谐本身也是发展;发展促进和谐,发展必须是和谐的发展。孔子云:“礼之用,和为贵”, “和为贵”的前提是“以礼节之”,也就是说制礼、守礼是“至中和”的条件。我们现在倡导的以人为本就是“礼”,真正做到了执本、善用,就可以致和,企业就会实现和谐发展,就可以打造出一支诚实守信、忠于职守、敢于创新的员工队伍,培育出多元沟通、高效协调、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团队精神,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企业各项业务又快又好的发展。
“善用致和”与“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是前因后果的关系。只有正确处理好这种关系,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真正实现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