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内容及方式必须符合胎儿的生长规律 |
|
伴您休闲网母婴频道 时间:2010-11-29 11:54:03 来源:网友上传 |
|
|
|
|
|
|
|
    目前,早期教育的概念已由婴幼儿追朔到胎儿时期,很多准父母已意识到胎教的重要性,胎教方面的书籍及音像资料也层出不穷,令人莫衷一是。胎教作为早期教育的一段重要时期,其施教时间、内容及方式必须符合胎儿的生长发展规律,科学胎教,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误区一:胎教实施越早越好
  大脑、神经系统和感官的活动是心理活动的基础,生理发展直接影响并制约着胎儿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
     脑电科学研究表明,胎儿 6,7个月时脑的基本结构才能具备,到胎儿8个月时才呈现出与新生儿相同的脑电图,大脑皮层区域才有了各自特殊的功能,指挥胎儿听、嗅、发音等器官的活动,并具有连续性和初步的节律性,使得对胎儿实施相应的有规律的教育成为可能。
  据胎儿研究工作者研究证实,胎儿末期(8个月左右)就已有了听觉记忆,出生后有再认的表现,胎儿在妊娠末期已可接受言语、音乐等外界刺激并获得经验,且该经验能保持到出生后并对其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
  因此,人类个体在胎儿末期才能进行颇有成效的学习,这与大脑机能发展的进程相一致。胎儿拥有了足够的认知、记忆能力,才能记住胎儿期间的信息输入。所以,胎教的最好时间应选在胎儿8个月(孕32周)以后。
  误区二:依赖音像资料就可以做好胎教
  如上所述,胎儿在妊娠末期只会有一定的听觉记忆,且此时胎儿的检测、辨别和定位等基本听觉能力还极为有限,只能对语言和音乐两种听觉刺激进行初步的感知和信息加工:
  语言胎教方面:
  西方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证实,由于胎儿早期特殊接触经验的影响,胎儿对言语的偏好甚于非言语,对母亲声音的偏好甚于陌生人的声音,对母语的偏好甚于另一种语言,对某种熟悉的言语刺激的偏好甚于不熟悉的言语刺激。
  因此在胎教内容上最好不要使用语音资料,运用以下的方式会使胎教更科学、更有效:
  第一,运用儿向语言。
  胎儿喜欢听母亲的声音甚于其它人的声音,更喜欢倾听母亲的言语,表现出对所谓的“妈妈语”(Motherese)这种言语形式的偏好。妈妈语也被称为“儿向语言”,具有语速慢、声音高和音调高度夸张等特征,有着强烈的起伏性。
  因此,母亲是胎儿最好的语言教师,胎儿听到最多的是母亲的语言,其节奏、语调、语速、词汇等是胎儿最初对语言的感知,母亲要尽可能注意自己的语言行为,日常活动中最好用“妈妈语”的言语形式来与胎儿交流。
  第二,运用特定听觉刺激。
  胎儿也会偏好某一特定的听觉刺激。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孕妇在最后6周每天大声朗读一篇固定的儿童故事,出生后在无论是母亲还是陌生人朗读这篇故事时婴儿都表现出再认反应。表明胎儿加工并记忆他们在胎儿期经历过的特定听觉经验,表现出对某种熟悉的听觉剌激的偏好。
1 [2] 下一页
(本文已被浏览 2952 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