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挫败十九岁女子被骗当人体炸弹炸机的阴谋 |
|
伴您休闲网时事频道 时间:2008-03-13 16:31:09 来源:网友上传 |
|
|
|
|
|
|
|
    中国3月7日挫败了一起企图在民航客机上制造空难的恐怖活动,被世界众多媒体认为是成功阻止“针对北京奥运会恐怖活动”的最新一例。从北京时间3月9日至10日,围绕这一事件的报道长时间处于西方主要媒体网站的最显著位置上。
      有人提醒“中国必须严防袭击奥运会的恐怖事件”。但也有某些人在万里之外对这一事件提出恶意质问。一些“疆独”分子要求对新疆情况“独立调查”的煽动性言论也被西方媒体再次引用。一名官方知情人士10日透露了这一企图制造灾难事件的部分细节。 
      对于某些西方媒体的歪曲和指责,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问题专家李伟说,西方有些人借采访所谓的人权组织来指责中国,实际上是在所谓的客观的面具下,对可能引起恶性空难的恐怖事件视而不见,对飞机上无辜生命可能会遭受的重大威胁熟视无睹,这样做的动机实在令人怀疑。
  一起性质清楚的恐怖事件
  “这是一起案情性质非常清楚的恐怖袭击活动。”一位官方人士透露,在这架从乌鲁木齐飞往北京的客机上企图制造一起机毁人亡恐怖事件的,是一名来自新疆库车的19岁的维吾尔族女子。他说,这名女子是从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的商务贵宾安检通道进入候机厅并登机的。当时她随身携带了一瓶矿泉水和两罐易拉罐饮料。
      按照民航管理部门的规定,饮料不允许带进候机厅和上飞机。当时在商务通道的安检处,负责操作的是一名年纪较大的安检人员,当时这名女子打开矿泉水喝了两口。
      这名安检人员看见矿泉水已打开 了,而且认为对方只是一名不到20岁的姑娘,放松了警惕,没有让她打开易拉罐。正是这个疏忽,使该女子把两罐易拉罐“饮料”带上了飞机。
  据这位官方人士介绍,实际上,两罐易拉罐里装的根本不是什么饮料,而是汽油。易拉罐上被打了一个针孔,里面的饮料被抽出后,注进了汽油。为了掩盖汽油味,汽油里还掺进了香水,这样让人几乎无法闻出汽油的味道。
  在中国公布这起事件后,一些海外媒体曾猜测,恐怖分子有两套方案:一套是让飞机撞向新投入使用的北京新航站楼,另一套方案是在北京上空让飞机在任意地点坠落。不过,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据这位官方人士透露,实际的作案行动是,该女子在起飞40分钟后在卫生间里点燃了易拉罐。由于该卫生间正好靠近飞机的机翼位置,而飞机油箱正好位于机翼下方,情况非常危险。万幸的是,这名女子在卫生间的行为被空乘人员发现,灾难最终没有酿成。这名女子在飞机上被制服,飞机紧急迫降兰州。
  据这位官方人士介绍,为了熟悉机场的安检、机场设施、飞机内部等多个环节的情况,这名女子曾多次乘坐飞机,她利用了安检人员麻痹大意的心理。“这是一起长期准备、精心策划、严密布置的恐怖袭击活动。”这位官方人士称,案件的动机并不是发泄对社会的不满制造轰动,而是蓄意制造一起恐怖事件。虽然在飞机上只有一名女子在作案,但实施整个行动的不只她一个人。目前,作案女子已在警方控制之下,对她背后的恐怖组织也正在调查之中。
  西方无理指责
  3月9日,世界众多媒体纷纷援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的话报道说,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一架从乌鲁木齐飞往北京的客机在兰州紧急迫降,迫降原因是“有人试图制造一起空难”。
      由于当时案情的细节透露不多,一些西方媒体的报道有意引述“疆独”分子的话,质疑新疆的反恐行动“缺少证据”,把反恐行动往“人权”方面引。
      英国广播公司BBC在题为“奥运临近:中国又现‘恐怖疑云’”的报道中,将这一事件称为“疑云”,并特意打上了引号。该报道援引一些人权组织的话指责“北京是利用‘反恐战争’来掩饰他们在新疆残酷压制任何反对声音的行为”。
      美国乔治城大学的詹姆士?密尔沃德也向法新社宣称:“我们没有见到真正的证据:那里是否真的发生了这些事情,或者是否真的存在有组织的团伙,他们是武装分子团伙还是潜在的恐怖主义团伙,抑或是分裂主义势力?”。
1 [2] 下一页
(本文已被浏览 4095 次)
|
|
|
|
| | | |
|